
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正式公佈了在未來五年內加強對虛擬世界創新支持的計劃。還提到了其他技術,例如區塊鏈、NFT 和Web3,但它們在未來將發揮的作用仍不清楚仍舊在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7月13日,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草案。在文件中,政府誓言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聲明進一步表示,這將通過“科學家判斷技術前景”和“企業家發現市場需求”來實現。在數字貿易方面,對標國際自由貿易規則,做強做大數字貿易,培育數字貿易新亮點。支持龍頭企業探索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平台建設,研究推動NFT等資產數字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字確權保護等相關業態在上海先行先試。
上海希望“加強尖端技術突破”,重點關注虛擬現實耳機、芯片、雲計算、5G 技術和其他渠道。在數字貿易方面,對標國際自由貿易規則,做強做大數字貿易,培育數字貿易新亮點。目前也正在有序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包括推動智能合約等新技術在數字人民幣試點中的運用。探索數字人民幣在交通出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跨區域等場景的試點應用。發展可信交易和數字憑證,建立以區塊鏈為主的分佈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系統,探索交易雙方端到端支付模式,搭建數字票據等系統,培育保險智能理賠等新業務模式。
據報導,已撥款 100 億元人民幣(15 億美元)來實施該計劃。上海市管理機構希望投資能夠刺激經濟復甦和增長。
政府引導的資金將創建十家作為“連鎖企業”的“龍頭”企業。這些大公司將在國際市場上展開競爭。大約 100 家較小的公司將掌握核心的元宇宙技術。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成在7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公司將共同努力,實現“對標產品和服務”的目標。

在元宇宙方面,加快研究部署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平台,加強從底層到應用全鏈條佈局。發展人機交互技術,加快智能人機交互、虛擬數字人等核心技術攻關,開展XR(擴展現實)、腦機接口等更具沉浸式體驗的終端技術研製,鼓勵打造更加豐富多元內容場景新平台,培育虛擬演唱會、虛擬偶像、虛擬體育等數字娛樂消費新業態。
吳先生表示,對元宇宙的投資“將帶動實體經濟各行業的轉型升級”。他補充說,元宇宙中存在“巨大的市場價值”。到 2025 年,這三個行業的總收入預計將達到 2240 億美元。
儘管該提案表明政府支持發展正在建設 NFT 交易平台和“研究和促進 NFT 和其他資產的數字化”的企業,但最近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參差不齊。最近的加密貨幣市場低迷導致國營報紙經濟日報勸阻公民不要投資加密貨幣。
儘管如此,Statista 收集的數據顯示,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對 NFT 以及元宇宙的興趣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大。此外,儘管 2021 年對比特幣採礦業務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打擊,但中國最近重新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主要採礦中心。
該計劃致力於打造以區塊鏈開發生態為支撐的區塊鏈+技術,具有紮實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能力。對 Web3 的計劃探索也在進行中。五年議程包括多平台 OpenID、不可信數據存儲和去中心化域名解析系統 (DNS) 等方面的研究。
計劃中沒有提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前景。但是,提案中提到了“數字金融”,承諾推動智能合約,改善資產交易、支付結算、登記託管。”